欢迎来到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于要素着手 至思维提升

时间:2022/10/20 15:14:58 来源: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作者:施同同 阅读:1651次

秋水盈盈,秋霜染黄了叶,映在秋果沉思的脸庞上,它看过了风,看过了光,看过了热,它是幸福的。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又迎来了学习研讨的机会。10月19日上午第一节课,薛埠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走进六(1)班的课堂,共同聆听学习孙蓉娟老师带来的小小说教学——《桥》。

ce367bbb633602c27c1fe7576ec4018.jpg

孙老师本节课教学的是第二课时,教学时孙老师由复习导入,出示的两组词语分别对应了本篇小小说的两个要素——环境和人物。接着孙老师聚焦于小说的另一要素情节,指导环环相扣,有因果关系的的事件才能称为情节,并提示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来说说情节间的联系。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感受人物品质和品读环境上,孙老师由扶到放,先展示后由学生自行交流,共同感受环境之恶劣;感受人物形象时则抓住了老支书的神态、语言与动作,感悟朗读再感悟,归纳出了老支书“铁面无私”“爱子如山”“沉着冷静”“心系群众”这四大精神品质。最后孙老师回归单元导语部分,非常具有大单元的教学意识,学生也被文中的人物形象感动,有感而发,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5b5e9865770767d2cbcab8c28d88bc5.jpg

下午第一节课进行课堂研讨活动。同年级的三位老师对孙老师的课堂赞誉有加:徐老师将自己的课堂与孙老师的相对比,认为孙老师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品读感悟并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与文本对话;练老师则认为孙老师基本功扎实,无论是知识的储备与板书的书写,还是目标的实现,朗读的指导都显示出孙老师学识过硬;崔老师说孙老师这几课架起了一座“学习之桥”,更是一节扎扎实实的让学生有所得,没有那么多花架子的常态课。当然,评课议课的作用更应在于让执教老师有所得,大家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更关注细节:两个“吼”,可以放回句中更深入地感受大爱与小爱,村民们的表现和老支书表现的对比等;关注文章结尾;朗读指导的情境创设等。最后,张校长进行了总结评课。张校长充分肯定了孙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直奔主题,使得大部分学生进行了有一定质量的思维活动。他认为孙老师抓住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但小说三要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要有侧重点,在感悟人物品质上,更应感受人物内心的复杂,老支书虽是主要人物却不是完美的,他的内心肯定也有挣扎,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地丰满立体。

阡陌相交,炊烟袅袅,那是秋天写不尽的诗情;齐聚一堂,研讨一课,这是我们悟不完的语文。


版权所有: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百花西路55号 电话:0519-82666132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