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语文组:青山处处埋忠骨,英烈精神永流传

时间:2025/3/31 10:18:31 来源: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作者:施同同 阅读:60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缅怀追思的清明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敬意。3月20日,薛埠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场特殊的公开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杨露霞老师走上五年级3班的讲台,讲授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带领师生们深入领略了毛主席作为父亲的深情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最早于1991年入选教材,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在此次公开课上,杨露霞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深入地讲解了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杨露霞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以此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第二部分围绕毛主席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的艰难抉择展开,体现出毛主席不搞特殊化的高尚思想境界,他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通过这堂课,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主席,不仅看到了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风范,更感受到了他作为父亲的真实情感。同时,学生们也对抗美援朝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牺牲和奉献精神充满了敬意。

71516634a39e63e187680ff587689f1.jpg

课后教研组教师深入交流。栾锁华老师认为杨老师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施同同老师学习到了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接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体会毛主席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陈元元主任最后总结发言:杨老师利用“主席”和“父亲”两个身份搭建天平,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并以此揣摩当时的情感天平向哪种身份倾斜,从而真正明白这抉择背后的复杂情感,懂得人物的伟大之处,同时也指出在逻辑层次的展开上还可以更明确更有序,如适当调整读写顺序,让情感更自然流露……

93c96950c49637ab2ec836006d4e5a1.jpg

此次公开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时节,它以独特的方式传承着红色基因,激励着莘莘学子在新时代奋勇前行,让“青山处处埋忠骨”所蕴含的精神,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希望之花。

                                                  供稿人:杨露霞


版权所有: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百花西路55号 电话:0519-82666132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