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用评价撬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支点
时间:2025/4/11 12:45:06 来源: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作者:张俊芳 阅读:137次
4月8日,综合组的老师们在会议室中进行了一场热闹的沙龙活动。由徐美清老师的一篇《小学劳动素养评价的内涵与实践路径》为引,大家纷纷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分别对自己的学科中的评价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素养评价是一种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科学地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在于突破传统以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素养。
一、素养评价的内涵
1. 核心素养导向
以学科核心素养或跨学科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为评价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多维评价内容
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包括:
认知能力(如分析、综合、创造);
社会情感能力(如沟通、合作、抗挫折能力);
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项目实践);
价值观与品格(如诚信、责任感、全球意识)。
3. 过程性与发展性
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而非仅关注结果,强调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轨迹。
4. 情境化与真实性
评价任务设计贴近现实生活,考察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素养评价的实践路径
1.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素养框架(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OECD的“关键能力”),细化各学段、学科的具体评价标准。
结合学校特色,制定校本化素养评价方案。
2. 多元化评价方法
表现性评价:通过项目学习、实验、辩论等实践活动评估能力。
档案袋评价:收集学生作品、反思日志等,记录成长过程。
观察与访谈:教师通过日常观察、结构化访谈了解学生的非认知能力。
数字化工具辅助:利用AI、大数据分析学习行为,提供个性化反馈。
家校协同:帮助家长理解素养评价的意义,避免唯分数论。
版权所有: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百花西路55号 电话:0519-82666132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