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组:聚焦情境与趣味,深耕英语对话教学
时间:2025/9/18 15:53:21 来源:薛埠中心小学作者:孙华丽 阅读:次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为进一步探索起始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我校英语教研组于9月16日上午成功开展了以译林版三年级上册Unit 2 “What’s your name?” 为例的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孙华丽老师进行课例展示,全体英语教师围绕“Lead-in(导入)”和“Cartoon time(卡通时间)”两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解决起始年级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常见的“不敢说、不会用”的难题,探索如何通过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和有效利用教材卡通板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习得语言。
一、 课例展示:情境贯穿,趣味盎然
孙老师的展示课紧紧围绕“Making new friends(结交新朋友)”这一主线展开。在 “Lead-in”导入环节,李老师并未直接翻开课本,而是首先播放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英文歌曲《Hello! What’s Your Name?》,师生随着明快的节奏一起拍手跟唱,迅速激活了课堂气氛。紧接着,孙老师手持手偶“Tom”,以夸张有趣的声调与学生进行互动:“Hello, I’m Tom. What’s your name?”,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核心句型。学生们在与“Tom”的交友游戏中,争先恐后地举手回应,在真实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并运用了“I‘m...”和“What’s your name?”的问答。在Cartoon time”教学环节,孙老师充分挖掘了卡通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她先通过PPT出示Bobby和Sam的模糊图片,引导学生猜测“Who are they?”,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观看动画前,抛出关键性问题:“Bobby遇到了一个新朋友,他们是如何互相询问名字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做到了有的放矢。在操练环节,孙老师组织了多样化的活动:先由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朗读,体会Bobby的调皮和Sam的幽默;随后鼓励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并允许他们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孩子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孙老师巧妙地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巩固了核心句型,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交友的礼貌和幽默感。
二、 研讨交流:思维碰撞,凝聚共识
在课后的研讨环节,教研组老师们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低年级导入和卡通板块的教学策略达成了多项共识。
1. 导入要“快”、“准”、“趣”:导入环节时间宜短,要迅速切入主题;目标要准,直接指向当堂课的核心理念或句型;形式要趣,利用歌曲、游戏、手偶、实物等最能吸引低龄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 Cartoon time要“活用”而非“演”:Cartoon time不仅是故事,更是宝贵的语言材料和语用情境。教学时不应仅限于让学生跟读和表演,更要通过设计预测、提问、讨论等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将简单的故事转化为综合的语言实践课。
3. 情境创设要“真实”而“完整”:整堂课应构建一个意义完整、贴近学生生活的大情境(如“交友派对”、“森林探险”等),让各个教学环节在其中自然发生,使学生感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从而实现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转变。
三、 活动总结与展望
本次教研活动务实而高效,孙老师的课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通过深入研讨,老师们对如何高效处理教材板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激发起始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收获了诸多可操作性的策略。

版权所有:金坛区薛埠中心小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百花西路55号 电话:0519-82666132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